為促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以下簡稱“新片區”)人才集聚,推動人員自由執業,實現各類人才在新片區各展其才、各盡其用,打造創新活力迸發的海內外人才高地,根據《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國發〔2019〕15號)、《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辦法》(滬府令19號)和《關于促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高質量發展實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見》(滬委發〔2019〕20號)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措施。
一、加大國內人才引進力度
1、實施居住證專項加分。對上海市居住證持證人在新片區工作并居住的,予以專項加分,即每滿1年積2分,滿3年后開始計入總積分,最高分值為20分。
2、縮短“居轉戶”年限。在新片區用人單位工作的各類人才,居轉戶年限由7年縮短為5年(其中已在新片區工作時間不低于3年);符合新片區重點產業布局、經新片區管委會推薦的用人單位的核心人才,居轉戶年限由7年縮短為3年(其中已在新片區工作時間不低于2年)。
3、公益事業單位錄用應屆畢業生落戶加分。教育、衛生等公益事業單位錄用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直接落戶打分時加3分。
4、辦理人才直接引進落戶審批。符合本市引進人才申辦常住戶口或留學回國人員申辦常住戶口條件的人才,用人單位可向新片區管委會指定機構申報,由新片區管委會審批后直接落戶。
5、重點機構緊缺急需人才直接引進落戶。新片區管委會結合重點產業布局和發展實際,推薦區域內用人單位納入本市人才引進重點機構清單。納入重點機構范圍的用人單位引進的緊缺急需、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學位和兩年以上相應工作經歷的核心業務骨干,可予以直接落戶。
6、緊缺急需技能人才直接引進落戶。在國家職業資格和技能等級認定范圍內,聚焦新片區重點產業布局,會同市人社局制定技能人才引進目錄。對該目錄以外的緊缺技能崗位核心業務骨干,由新片區管委會結合重點產業布局,推薦行業代表性企業的特有目錄納入引進范圍。
7、高等級技能人才直接引進落戶。用人單位引進的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國務院特殊津貼、世界技能大賽獎項等的人員,以及獲得省部級高技能人才最高表彰資助的人員,不受技能人才引進目錄限制,直接引進落戶。
8、特殊人才推薦落戶。用人單位引進緊缺急需的特殊人才,可向新片區管委會提出申請,經新片區管委會向市相關部門推薦并集體審議通過后予以直接落戶。
二、促進海外人才引進
9、海外高層次人才個稅稅賦差額補貼。對在新片區工作的境外高端、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部分給予補貼。
10、境外人才可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在新片區工作的境外人才可參加房地產估價師、注冊城鄉規劃師等專業技術人才職業資格考試。
11、境外人才備案后可在新片區執業。具有境外職業資格的金融、建筑、規劃、設計等領域符合條件的專業人才經備案后可在新片區提供服務,其在境外的從業經歷可視同國內從業經歷。
12、鼓勵在讀外籍留學生兼職創業。上海高校在讀外籍留學生經所在高校及新片區管委會推薦,可以申請在學習類居留許可上加注“創業”,在新片區內從事兼職創業活動。
13、鼓勵留學人員和海外人才創業。設立臨港新片區留學人員創業園,吸引在海外留學取得碩士及以上學位的留學人員,或取得全球高水平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優秀外籍高校畢業生入駐園區,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專項扶持。對擬在留學人員創業園創辦企業的外籍留學人員,直接給予工作許可,并視同工作經歷。
14、鼓勵優秀外籍畢業生直接在新片區工作。在國(境)外高水平大學取得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優秀外籍畢業生,經新片區管委會證明,可申請辦理外國人來華工作手續和工作類居留許可,直接在新片區工作。
15、實施緊缺急需留學類項目“直通車”。新片區管委會推薦的優秀留學創業類項目可在申請浦江人才計劃時直接進入第二輪評審,并予以傾斜加大支持。
16、提高入外籍留學回國人員工作生活便利。在新片區工作的入外籍留學回國人員可直接辦理長期(最長有效期10年)海外人才居住證B證,免辦工作許可。
17、提高高科技領域外國人才工作許可便利。注冊在新片區內的科研機構、創新平臺、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國有企業等聘請的高科技領域的外國人才,可適當放寬年齡、學歷和工作經歷的限制,符合條件的,一次性給予2年以上的工作許可。
18、提高外國技能型人才工作許可便利。用人單位引進的上海緊缺急需的高級技工、技師等外國技能型人才,可適當放寬年齡、學歷和工作經歷的限制,符合條件的,一次性給予2年以上的工作許可。
19、提高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外國人才工作許可便利。用人單位引進的符合新片區產業發展方向的外國人才,可適當放寬年齡、學歷和工作經歷的限制,符合條件的,一次性給予2年以上的工作許可。
20、提高創新創業外國人才工作許可便利。投資或創新創業的法人、小額投資人等外國人才,在企業依法設立后,首次辦理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時可適當放寬年齡、學歷和工作經歷的限制,延期時可結合創辦公司的經營情況、納稅情況、社保交納等酌情給予延期。
21、實施科研創新領軍人才及團隊辦理工作許可“綠色通道”。新片區內承擔國家、本市重大項目科研創新領軍人才團隊的主要外籍成員,符合基本準入標準的項目團隊內的外籍核心成員,可認定為外國高端人才并享受本市外國高端人才相關待遇;項目團隊內的其他外籍核心成員如確有需要,經推薦及認定后,可適當放寬年齡、學歷或工作經歷限制,并按有關規定辦理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
22、推薦納入“上??萍紕撔侣殬I清單”。新片區管委會根據重點產業布局,推薦區域內的重點科技創新單位納入“上??萍紕撔侣殬I清單”,清單內單位聘請的具有高級管理或技術職務的人員可作為外國高端人才,享受辦理工作許可等相關便利。
23、外國人工作許可和外國人才簽證加分。用人單位聘請的外國人才,經新片區管委會認定推薦作為滿足外國人工作許可和外國人才簽證計點積分涉及地方鼓勵性加分項,給予計點積分最高10分的額外加分。
24、建立境外人才工作和創業綠色通道。探索實行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差異化流程,對信用優質的用人單位,在辦理外國高端人才來華工作許可時,給予無犯罪記錄證明、工作資歷證明和相關任職資格證明采用承諾制、學歷證書免于認證、材料核驗流程簡化等綠色通道,信用單位應對其聘雇的外國人才進行背景調查并承擔責任。
三、加強人才住房保障
25、定向微調新片區住房限購政策。按照區域發展和產業導向,對符合一定條件的非本市戶籍人才,購房資格由居民家庭調整為個人,可購買新片區商品房一套??s短非本市戶籍人才在新片區購房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金的年限,將自購房之日前連續繳納滿5年及以上,調整為連續繳納滿3年及以上。
26、調整商品住房選房購房制度。符合購房條件、在新片區穩定就業且穩定居住的常住人口,可在新片區優先選房購房。
27、實施限價商品房政策。控制限價商品房供應量,加大人才公寓供給力度。
28、建設“先租后售”公租房。建成后10年內作為公租房使用,其中50%房源可由單位按門棟整體購買作為公租房中單位租賃房使用。公租房建成10年后可作為商品住房按套上市轉讓。
29、實施人才租房補貼。用人單位引進的在新片區無自有住房且在新片區租房居住的符合條件的人才,可申請租房補貼。
30、可申請租賃人才公寓。用人單位引進的在新片區無自有住房的符合條件的人才,可申請租賃人才公寓;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可申請租賃國際人才公寓。聚焦激勵人才,提高供應的精準性,對新片區有貢獻的企業和人才予以傾斜。
四、實施人才專項獎勵
31、高層次人才專項獎勵。對在新片區工作的兩院院士、入選中央“千人計劃”和“國家特支計劃”的人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上?!扒擞媱潯?、浦東“百人計劃”人才及上海市領軍人才,在市區兩級獎勵的基礎上另給予專項獎勵。
32、高端人才直接貢獻獎勵。在新片區工作的高層次人才,在市、區級總部企業工作的中高級管理人員,符合新片區重點產業導向的重點扶持單位的核心人才,將其在新片區形成的一定比例的直接經濟貢獻用于個人獎勵。
33、開展“臨港英才”評選。為新片區建設和發展作出重大成績、突出貢獻人員,定期開展“臨港英才”評選,并給予表彰獎勵。
五、加大人才培養培育力度
34、資助人才培育平臺建設。對企業設立的院士專家工作站或院士專家服務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能大師工作室、首席技師工作室,以及新片區管委會認定的其他人才培育平臺,給予專項資助。對重點領域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在資助額度上予以傾斜。支持大學生就業實訓基地建設,創建一批青年創業見習和職業見習基地,并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
35、實行大學生實習補貼。對符合條件的高校學生在新片區用人單位實習的給予實習補貼。
36、實行技能人才培訓補貼。用人單位員工參加社會化職業技能培訓或直接參加職業技能鑒定,鑒定合格且取得相應證書的,給予職業技能培訓補貼。
37、引進高端培訓項目。圍繞“高、精、尖、缺”人才,引進國際化專業技術職業培訓項目,實施高級研修和急需緊缺人才培訓項目。
38、產教融合示范企業優先認定。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優先推薦認定全市產教融合示范型企業,推進校企共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科研成果轉化平臺。
39、引進和培養教育衛生人才。實施優秀人才獎勵和培養計劃,加大新片區教育、衛生人才引進培養扶持力度。
六、集聚人力資源服務機構
40、支持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展。打造人力資源服務集聚區,入駐機構經審核可享受辦公用房租金補貼、物業費補貼等優惠。
41、引進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對世界500強企業、中國500強企業、中國服務業500強企業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總部給予專項獎勵。
42、支持人力資源服務品牌打造。新片區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首次上榜中國500強企業、中國服務業500強企業、新獲得國家馳名商標、在海外市場或滬深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分別給予專項獎勵。
43、給予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專項扶持。對新引進和存量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按照對新片區的貢獻程度分別給予一定獎勵。
44、引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創新。對近三年內獲得人力資源服務領域原始取得的發明專利授權,并在本領域運用、產生經濟效益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給予專項獎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被評為高新技術企業的,給予專項獎勵。
七、優化人才服務環境
45、優化升級臨港新片區人才服務中心。升級改造臨港新片區人才服務中心,完善業務功能,提升信息化水平,實現人力資源事項新片區內受理、一站式辦結。
46、建設外國人才服務港灣。實施區域內外國人才本地融入服務,開展外國人才崗前培訓、法律咨詢、文化交流等融入活動,建立新片區外國人才服務港灣。
47、提高外國高端人才金融便利。用人單位聘請的外國高端人才辦理信用卡可享受簡化辦卡手續、提供理財服務等綠色通道。
48、優化人才生活配套環境。引進國際、國內優質服務資源,推進建設高標準國際化生活社區。引進優質教育集團在新片區開辦分?;蚝献鬓k學,引進高水平國際學校。符合一定條件的人才可享受就醫、子女入學入園綠色通道等便利。
八、附則
49、本措施由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負責解釋。以上措施的實施細則、申報通知、申報指南,由新片區管委會另行制定發布。